发布时间:2014-12-17 10:24 我要投稿
“俺这个门市在天龙市场开了十几年,说心里话真是不想搬。”谈起天龙市场的拆迁,商户邓秀花深有感触地说:“可办事处工作人员一遍一遍上门来做工作,把各种政策讲得清清楚楚,还帮忙给俺联系到巴黎商贸城最好的位置,人家这么为俺着想,俺不搬能好意思吗?俺搬!”
拆迁改造势在必行
位于京开大道北段的天龙市场始建于1992年,由于建设时间长、市场老化、脏乱差现象严重,不少购物者和附近居民怨声不迭。与天龙市场处境相似的还有位于胜利路与京开大道交叉口东北角的金宇市场。两个市场共占地96.62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业主399户,商户950家,业主多、商户多,产权复杂、群体结构复杂,属于典型的传统集贸市场。
中心公园项目是原马拐村的大杂院,占地180亩,居住5000余人,有2300余间房屋,14个鱼塘,5000余座坟地。房屋破旧,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上述三处区域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与其城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极不相符,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拆迁改造,势在必行。
立足辖区实际,华龙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把天龙市场、金宇市场和中心公园拆迁改造纳入全办“三项重点工作”。拆迁以来,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袁俊民、主任仝剑为领头的黄河办一班人,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坚持做好群众工作,一举攻克天龙市场、金宇市场和中心公园三大难点,完成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间,无一例强制拆迁、无一例上访闹事、无一例安全事故,真正实现了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
最大限度地维护拆迁户利益
拆迁,历来是城市建设中一个棘手的难题,传统集贸市场和大杂院的拆迁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艰难、复杂、繁重的拆迁工作任务,黄河办周密部署,迅速成立了天龙市场、金宇市场、中心公园三个推进指挥部,在指挥部内下设动迁组、审核组、签约组、资金发放组等。由此,指挥部不断对接拆迁户需求,赢得拆迁改造的主动与和谐。
为保证拆迁工作合理规范,黄河办在每个项目启动时,都层层召开宣传发动会,并利用广播喇叭、发放材料、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拆迁改造的背景、目的和重大意义,增加群众的感性认识。多次邀请市、区土地部门和评估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把听证会、补偿协调会、评估核算会开到一线,集中听取拆迁户的意见建议,让各项政策和补偿标准明明白白、深入人心。
在拆迁中,该办对丈量、分解、清点、核算、补偿、安置等所有流程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理,及时张榜公示、据实清点。多次上门做群众工作,办事处人员也与拆迁户成了“自己人”,帮助他们算动迁面积账、算补偿价格账、算环境改善账,阳光作业,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保护拆迁户应得利益。
黄河办主任仝剑说,遇到个别的“困难户”、“钉子户”,我们不搞强制拆迁,而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求,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通常完成一户协议书签订至少上门十几次,一些‘难谈户’、‘重点户’上门都要三四十次。”
“钉子户”从无理取闹到主动拆迁
在天龙市场和金宇市场做买卖的大多都是十余年的老商户,在那里也都有了固定的“回头客”。听说要拆迁,拆迁搬到哪儿?补偿资金够不够?很多商户和业主起初都有些犹豫和担忧,有的甚至为了多得点补偿款早就放话要当“钉子户”。
面对艰难的拆迁任务,要实现和谐拆迁,必须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做好群众工作。于是,全办上下主动深入群众,化解各类矛盾,自觉维护群众利益。针对担心吃亏、抵触拆迁的群众,工作组一遍遍宣传解释补偿标准和奖励办法,从房屋测量、建筑物评估到补偿资金兑现等各个环节,全程公开、阳光操作,给了群众一颗“安心丸”。
针对天龙市场、金宇市场涉及商户和业主多这一复杂情况,该办干部亲自上门,讲政策、剖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诚心和真心深深打动了商户和业主。
信达车站是金宇市场拆迁范围内最大的一家企业,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华龙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毛智勇多次主动与该企业沟通,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着想,帮助其联系过渡车站和车辆分流点,并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孟轲乡杨干城村加快车站新址拆迁建设步伐,确保了车站的顺利拆迁;
华龙区区政协副主席成大民本身不是该项目指挥部成员,但作为熟悉黄河办辖区情况的老书记,为了拆迁工作,他主动请缨,积极帮助做群众工作、拔“钉子”;
针对中心公园祠堂及坟地搬迁难题,该办积极与市、区民政部门协调,帮助群众争取搬迁安置补偿,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个别“钉子户”,该办动员村组干部、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一遍一遍地上门做工作,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促使他们回归理性;
为解决商户出路,办事处新成立了巴黎商贸城,同时积极联系边拐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城等进行分流。
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在耐心细致的劝导下,群众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坚决拥护,个别“钉子户”从无理取闹到主动拆迁,再到帮助工作组做其他“钉子户”工作。黄河办在拆迁群众工作中探索实践出一套“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有效路子,为和谐拆迁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好传统又回来了!”
为提高拆迁工作效率,确保项目拆迁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该办推行“一线工作法”,干部职工全员向基层倾斜,不分昼夜、起早贪黑,发扬“蚂蚁啃骨头”的顽强作风,连日工作在拆迁一线。大家各司其职,合力而为,每做通一户就签订一户协议,每签订一户就拆迁一户,一户一户落实,一户一户推进,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拆迁难题。
在整个拆迁过程中,该办机关干部坚持早上7点上岗、晚上11点回家,十几天吃住在项目一线,甘做“义务搬运工”,主动交朋友、拉家常、话里短,以亲力亲为、一心为民的良好作风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邓秀花的丈夫半身不遂,全家依靠门市经营收入为生。了解到这一家庭的情况后,办事处人员为她以每月600元的租金联系到巴黎商贸城最好的位置。被真情所打动的邓秀花,不仅自愿签订了搬迁协议,而且在她的劝导下,10家商户也主动签订了搬迁补偿协议。
左手残疾的天龙市场9号商户徐龙知,在工作人员的主动沟通与热情帮助下,不仅经营点有了新着落,还顺利地完成搬迁。“他们真是不容易,我们有点啥困难和要求,人家能帮的都帮了,能做的都做了,这回拆迁让我对当干部的改变看法了。”
不变的和颜悦色,真诚的助人之心,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真心让拆迁户心里暖洋洋的,大家感慨地说:“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好传统又回来了!”
《濮阳华龙区黄河办:和谐理念破解城市拆迁难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hualong/1007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