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濮阳新闻 > 华龙区新闻 >

鄂尔多斯瞄准“绿色大市”目标

[摘要]本报讯记者陈力报道:在毛乌素沙地深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牧民乌都用一望无际的沙柳做了牧场地标。2014年,在鄂尔多斯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时,乌都依靠种植沙柳、平茬沙柳、售卖柳条的林业收入已超过牧业收入。“随着我家生态资产增速赶...

本报讯 记者陈力报道:在毛乌素沙地深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牧民乌都用一望无际的沙柳做了牧场地标。2014年,在鄂尔多斯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核查验收时,乌都依靠种植沙柳、平茬沙柳、售卖柳条的林业收入已超过牧业收入。“随着我家生态资产增速赶过牲畜头数增速,毛乌素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乌都说。

作为全国4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地横跨内蒙古、陕西和宁夏,其中在鄂尔多斯境内面积达4000多万亩,10多年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鄂尔多斯在沙地治理中,打造以农田草牧场防护为中心的一家一户“庄园生态堡垒”,拍卖“五荒”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逐步向生态治理聚集,扶持沙产业龙头企业逆向拉动,培育以沙柳为主的人造板、造纸和生物质发电产业集群,在毛乌素沙地形成了沙漠增绿、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70%,治理区域内林草平均覆盖度达到75%以上。“毛乌素绿色传奇”成了鄂尔多斯最大限度增加生态资产的一个生动缩影。

鄂尔多斯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瞄准“绿色大市”目标,要求生态建设“超常规”,让生态资产增速紧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植被状况,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规划确定了占总面积12.1%的优化开发区、36.8%的限制开发区和51.1%的禁止开发区。短短几年间,转移农村牧区人口近40万,完成人口整体退出自然恢复区2万平方公里,使不堪重负的植被得以休养生息。在生态建设中,他们转变生产方式,大力营造沙柳、杨柴等乡土灌木树种,形成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实现林牧互补,成功解决了林牧矛盾这一国际性难题,极大地推动了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

目前,鄂尔多斯生态资产进入稳定增长的快车道。截至2014年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336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12.6%提高到25.8%,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


《鄂尔多斯瞄准“绿色大市”目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hualong/12697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