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9 17:14 我要投稿
今年年初以来,华龙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的部署与要求,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以参加“工业强市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咬定工业发展不放松,工业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宽。今年上半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1.2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21.6%。第二产业占区域经济的比重达52.8%。
一、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紧紧抓住濮东产业集聚区被列为省级产业集聚区、优势产业集群和石油机械制造基地的机遇,科学划分产业区域,设立了石油机械加工园、高新科技园和电子轻纺产业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工业项目落户到哪里,道路建设先期修建到哪里,配套建设同步跟进到哪里”。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2亿元,修建园区道路11条共28.9公里。濮东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为141家工业企业落户入驻、集聚发展拓展了空间。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坚持以大气魄谋划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科学设置项目门槛,优先发展电子仪表、高新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机械制造等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杜绝、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类项目。
坚持以大手笔引进项目,凡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下的项目不引进,重点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10亿元以上的超大项目。坚持以大动作建设项目。10个乡办和3个招商主体部门各自至少承担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目前,全区新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概算投资20.25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13.5亿元,已完成投资9.8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73%。
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工业产业升级
区政府设立了科技创新奖,每年对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工业企业和个人进行褒扬重奖,引导企业组建产品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以科技创新助推工业产业升级。近年来,共组织实施省、市、区三级科技计划项目78项,引进推广新技术60项,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30个,全区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分别为1326件和823件。
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工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推行招商“二分之一”工作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县级领导干部带队登门招商,乡办党政主要负责人轮流外出招商,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带着项目招商,招商小分队进行驻地招商。今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引进市外资金4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的河南中拓、投资28亿元的温州高新医疗器械已落地开工。
五、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增强工业发展活力
建立完善政策机制,区委、区政府研究制订了《关于深入实施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大招商奖励办法》;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区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列支400万元,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扶持工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责任机制,区委、区政府组建了工业发展合力团和重点工业项目推进组,实行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分包工业项目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牵头、一套班子全程服务;建立完善推进机制,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全面推行台账式管理,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点评会、考核会和推进会;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区委、区政府对引进5亿元至10亿元工业项目的乡办和区直单位奖励现金100万元,对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奖励200万元;对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对发展工业先进个人分别奖励2000元。
华龙区将坚持以思想引领行动、以机制催生活力、以创新破解难题、以服务优化环境、以实干转变作风,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工作和“工业强市杯”竞赛活动,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努力推动华龙区工业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hualong/10225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