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5 12:40 我要投稿
如何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之路?2010年10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定位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启动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谋划建设濮阳新区;濮阳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组团式发展;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及小城镇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结合濮阳实际,我市按照“统筹城乡、集约集聚、中心引领、四级互动”的思路,构建“13363”的城镇空间布局。“13363”就是建设以1个市域中心城市和濮阳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3个城市组团为重点,以南乐县、范县、台前县3个县域中心城市为承接点,以60个小城镇为支撑点,以3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四级城镇体系,打造主城组团辐射带动、县城前沿衔接、小城镇连接顺畅、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综合提升擦亮“城市名片”近两年来,生活在濮阳的市民每天都会欣喜地感到身边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街道干净了,交通畅通了,城市有灵气了,“新濮阳”渐渐露出了倩影……这一切的变化,源自我市实施的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
曾几何时,濮阳集诸多荣誉于一身。
但是,濮阳发展的步子慢了、城市名片不那么亮丽了。龙都人民重塑濮阳形象、优化人居环境、再创城市品牌的愿望日益迫切。
“人再穷也要把脸洗干净,也要把家收拾利亮。”市委书记段喜中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全市干群的共识。2010年11月25日,全市加快城镇化进程暨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动员大会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经营城市、按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理念,确立了大力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思路。
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包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环境改造、城市绿化、城市亮化、城区市场改造升级、背街小巷改造、城市水系建设等多项内容。整个工程将在近两年时间里,分四个阶段推进,力争实现城市两年大变样,打造一个更加宜居、更加现代、更加美丽的豫东北地区门户城市。
如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4条市政道路开工建设,总长近57公里,石化路西延、古城路西延项目竣工通车,其他道路按节点有序推进;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进展顺利,地下水源给水工程、榆济天然气引接工程等一批市政公用项目竣工投用,实现城市日供水能力22万立方米,城市日供气能力70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900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17.5万吨以上。城区自来水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7%、96%、82%、65%。城区新增绿量7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4.%,绿地率3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3平方米。
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大经适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编制完成17个城中村改造台账,华龙区尧当村、开发区娄店村等8个村开工改造。中原油田6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入主体施工。2011年、2012年共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9494套、272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5310套,公共租赁住房4716套,廉租住房300套、棚户区改造9168套。
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按照“三项整合、三层管理、市级统揽、部门联动”的城管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整合执法资源,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明确市、区、乡、办四级城市管理职责,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协调规划3个集贸市场,设立16个临时市场,累计清理城区占道摊点6200余家,喷划非机动车停车位25000平方米,实现主次干道摊点“退路进店、退路进场”和车辆规范停放,市容市貌发生明显变化。查处、停工违法建设150处,拆除违法建筑100余处8200平方米,遏制了违法建设蔓延势头。依法治理户外广告设施,拆除绿地和绿化带内违法违规广告2400余块、大型广告牌匾75块、大型跨路广告22处,清理非法张贴小广告近10万余处、墙体广告近10万平方米。按照“机关单位带头、企业跟进、带动个体”的原则,印发关于实行“门前三包”通知和责任书近15万份,98%以上的门店签订 “门前三包”责任书,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初步形成。
郑州一家公司的黄经理几天前来濮阳办事,看到城市在短短时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感慨地说:“濮阳‘七城二奖’的名片又回来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濮阳就能在豫北几个城市的综合竞争中崭露头角。”组团发展拉大城市框架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形态,推动城市组团发展,构建符合濮阳实际的四级现代城镇体系,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按照濮阳中心城区和濮阳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积极推动中心城区与濮阳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的组团发展,构建“一中心三组团”城市形态。
在“一中心三组团”产业布局上,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濮阳县城和清丰县城组团重点发展光电、医用新材料、家具、食品等行业,与中心城区错位发展,遥相呼应;工业园组团着重围绕建设 “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的产业定位,为中心城区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濮阳中心城区和三个组团之间,既相互独立,基本功能完善;又分工合理,相互促进,错位发展。在此基础上,按照“向心布局、组团发展、三规合一、四个层次”的指导思想,构建具有濮阳特色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力,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积极谋划推进濮阳新区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省长郭庚茂2011年11月22日在濮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积极谋划濮阳新区建设,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按照建设复合型新区的理念,拟定了《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对濮阳新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周密的研究、论证。在新区规划编制工作中,市城乡规划局综合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充分把自然与文化融入城市空间,注重在三维角度上对城市形象和空间形态进行全方位精细控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特色、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建筑风格与色彩进行有效引导;适当扩大新区起步区空间范围,加强对绿地、公共设施以及容积率等主要指标的控制,促进起步区内基础设施的共享、景观的塑造、建设空间的扩容,保证规划方案更加突出塑造城市性格和气质、充分彰显濮阳特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已呈报省发改委,经省政府常务会研究批复后,将下发实施。
目前,市发改委正在积极运作,
《濮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pubei/12450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