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30 08:57 我要投稿
□记者张军强\文图
“临界之地常为治安乱点,南乐县梁村乡地处两省三县四乡接合部,连续7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连续8年无命案,连续10年无到县级以上集体上访。不久前,该乡党委政府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综治委表彰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这是记者2013年6月对梁村乡作的报道。
近两年来,该乡信访持续稳定,上述数字由“7”变为“9”,由“8”变为“10”,由“10”变为“12”。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是不简单的作为。持续探索信访工作新方法,他们创新了“1+1+N”调解新模式,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土地征迁、土地确权等农村重大事件中出现的新矛盾。简单的数字增加中平安建设叠加效应渐显。近两年来,他们招商引资5个重点项目,包括投资120亿元的中盈服务外包项目,成绩全县排名前列。
暮春5月,陌上花开。记者再次来到这个边远贫困乡,探访该乡信访程式里蕴含的成功“秘诀”,见证该乡12年“零上访”后的平安红利。
“政治工程”
梁村乡抓住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一主线,将信访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有机融为一体……——省信访局调研报告
2013年6月21日,本报06版以《南乐县梁村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样本》为题,报道了该乡信访稳定工作的典型做法。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在报纸上作出肯定批示,之后省信访局组织调研组实地调研,将梁村乡信访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在这份印发全省各直辖市、省直试点县和县(市、区)党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报告中,调研认为,该乡将信访稳定作为“政治工程”、“头号大事”,抓得准、做得实、效果好。
“我做了8年的乡党委书记和政府乡长。”该乡党委书记邵英普回忆当初与调研组人员的座谈时说,“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委政府,我认为关注信访就是关注民生,解决信访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梁村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做实信访稳定工作。”
调研组认为,该乡紧紧抓住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一主线,将信访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有机融为一体,坚持把信访工作融入群众工作中同步安排,是新形势下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实践中,该乡以“三强”凸显“政治工程”。强化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党政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各村及乡直单位负责人为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队伍。把工作有经验、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干部调配到信访岗位,每个行政村至少配一名善做群众工作的信访信息员。强化责任。每周一安排党政主要领导接待群众,实行首问负责制,调处不力造成矛盾激化的实行责任追究制。
记者翻看了几本邵英普的工作笔记,每一本的前几页都张贴有全乡各类稳控人员名单。“这是我工作中的大事。”他说。
“1+1+N”
一个人想优秀,必须接受挑战。对工作的挑战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发展的体现。
——邵英普在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组织的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
为解决引发矛盾纠纷和影响预防化解成效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2014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了《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规范工作制度、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基层调解力量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等途径,健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体系。
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陆续进行宅基确权和土地确权。而自1998年第二轮土地延包以来,农村土地实施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十多年来,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土地确权引发家庭内部利益再分配。为预防和化解新时期农民、农村出现新的矛盾纠纷,梁村乡再次对信访稳定工作进行了创新,探索总结出“1+1+N”调解新模式。
一个宗旨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面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条主线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法律上有明文规定的,必须依法办事;法律上无明确规定的,以合理合情合法为基本要求,把握好底线,筑牢矛盾纠纷调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根据矛盾不同性质,用N种调解预案调处基层各类矛盾纠纷。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难断你也得断,群众家庭出了问题,党委政府不能往社会上推。现在是依法治国,‘管家务事’得讲究方法。”邵英普解释“1+1+N”调解新模式时反复说。梁村乡乡长宋福才介绍,他们层层建立了调解组织,设置N种调解预案,丰富了调解的内涵。“不论这法那法,调解成功就是好办法。”该乡人大主席邵士岭说。
运用“1+1+N”调解新模式,该乡在对21个行政村1.1万户的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2013年8月,在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组织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事迹报告会上,邵英普深有感触地谈及对信访稳定工作的创新:“一个人想优秀,必须接受挑战。对工作的挑战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发展的体现。”
“五老人员”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民间调解组织。今年以来,梁村乡排查的纠纷中,“五老人员”调解的占80%。
——省综治办信息
走进梁村乡史官村村委大院,该村老民调委员会主任邢会热情地迎了过来,他手拿一份前几天的《河南法制报》说,他坚持常年读报,尤其爱看“以案说法”版。“这上面的事儿对我调解有用。”
在劝和堂,村党支部书记史吉臣介绍,该村3300多人口,以史、刘、查三大姓为主,69岁的退伍军人邢会是单门独户,“可能正是因为这,他调解不偏不向,裁判公道,在村里很有权威,大家伙儿遇事都听他的”。
“我们调得合法又合情,彻底解决问题!”说起调解案例,老邢如数家珍,虽近古稀却精神矍铄,对调解透出韧劲和自豪。
“五老人员”调解是梁村乡民间调解的主要和有效的方式。全乡聘请老干部、老家族长、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225人充实到调解队伍,结合个人的特长,将矛盾纠纷划分为土地、家庭、经济、邻里、婚姻、治安、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等类别,分工受理,明确职责,并要求他们常在村里走一走,常进邻家听一听,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为调动其积极性,该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每调成一起纠纷事件补助200元。通过“五老人员”的调和、劝和、维和,群众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
2014年8月,省综治办第十八期信息对该乡调解经验进行专期报道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民间调解组织。今年以来,梁村乡排查的纠纷中,‘五老人员’调解的占80%。”
2014年7月,邵英普代表该乡参加全省政法座谈会作典型发言。面对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邵英普恳切地说:“实践证明,民间调解更体现村情民俗,纠纷调解比较彻底,不易反弹,更具长效性。”
“两次跨越”
没有哪个人会凭空被提拔重用,政治进步需要组织考察很多个方面,但我信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干。
——邵英普在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组织的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
梁村乡做多年信访工作的干部张世霞介绍,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最初是被动接访,后来干部主动下访排查,再后来邀请“五老人员”当信访工作信息员,如今又创新了“1+1+N”调解新模式,纵向看实现了从基础性向创新性跨越,以及从创新性向前瞻性跨越。这其间形式虽在变化,但有几个着力点一直在强化。
——三个方法:重服务、强帮扶、办实事。
——三个不准:不准让群众有事找不到人,不准因同一问题使上访人重复来访,不准事情解决无回音。
——三个功夫:在增进群众感情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四个要求:用爱心换真情,用真心去担当,用诚心解民忧,用忧心强责任。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能力化解矛盾,实现持续稳定的社会。”邵英普认为,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要求,而创新出亮点必须靠实干。2013年8月,在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组织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事迹报告会上,他作了题为《踏踏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清清白白做人》的报告。
“没有哪个人会凭空被提拔重用,政治进步需要组织考察很多个方面,但我信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干。”他在报告中说。
“经济林”
梁村乡一直把平安建设和信访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牢固坚定“发展经济是政绩,维护稳定是责任,致富一方是使命”的执政理念。
——邵英普在全省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示范培训班上的发言
暮春时节,麦田绿海,吐穗的小麦争先恐后地向上钻。梁村乡邵庄村村民郭振生和张淑芬在路边议着各自麦田中豫黄梨的种植计划。
张淑芬4年前种的梨树已见效益,两亩半卖了3万元,这让去年还在犹豫的郭振生下定了决心种植果树。“不怕种,就怕销。”张淑芬搅拌着农药多菌灵对记者说,乡村干部在管理、服务、销售上都有保证,全村现在都种上了。
“我们邵庄村有6700多人口,村干部12个,动员大家种植果树经济林光靠我们村干部远远不够,‘五老人员’发挥了很大的稳定和宣传作用。”邵庄村村主任邵体山介绍说。
稳定是发展的土壤,发展是稳定之果。邵英普在全省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示范培训班上说:“梁村乡一直把平安建设和信访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牢固坚定‘发展经济是政绩,维护稳定是责任,致富一方是使命’的执政理念。”平安梁村经多年努力,终于种下一片“经济林”:
2014年,该乡签约总投资120亿元的中盈服务外包项目,占地3000亩,建成后可吸纳7万大学生就业,年产值1000亿元,是省控重点项目。投资10亿元的低温超导相变空调项目,占地200亩,完成选址,做好设计,等待入驻开工。投资1.2亿元的益民医院,今年5月17日正式搬迁。投资1.6亿元的钢板仓,正式投产。投资1.5亿元的南方家私,等待入地开工。投资5000万元的后翟村、西崇町渡改桥项目已成功立项。围绕仓颉陵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观光果园2000余亩……
12年“零上访”红利渐显,一个平安梁村、和谐梁村、富裕梁村、生态梁村、旅游梁村正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河南法制报2015年5月8日七版南乐县梁村乡12年零上访红利渐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nanle/1806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