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4 12:08 我要投稿
在开发区新习镇司法所,有一本厚厚的卷宗,仔细一看竟有整整199页,卷宗内容齐全、装订规范。这199页卷宗,折射了新习镇人民调解员李石林多年艰辛的调解人生。近日,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李石林说:“正是因为选择了人民调解工作,我的人生才如此厚重而多彩。”
现年50岁的李石林先后在6个乡镇工作过,历任包村干部、乡团委书记、土地所所长、计生办主任、乡党委委员兼党政办公室主任(副科级)。在事业一帆风顺之际,正值不惑之年的李石林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听力不断下降。为了不影响工作,李石林主动提出,从科级岗位退了下来。随后,他去司法所当了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一干就是10年。
李石林长期在基层任职,搞调解工作得心应手。每当有疑难纠纷和复杂案件,领导都先想到司法所,想到李石林。李石林总是冲在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出色完成工作任务。领导这样评价李石林:李石林善打硬仗,敢啃硬骨头,是一名优秀的“排雷手”和“工程兵”。
2010年,张拐村胡某某因胡同使用权与邻居产生纠纷,多次上访。两家的宅基地纠纷时间长,村干部也已换了几任,调查取证异常艰难。为了把案件办成铁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不留后遗症,李石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调查和调解。村里的群众碍于邻居面子不愿做证,在一个人那里调查有的就要跑十几趟。有的知情人白天不在,李石林就晚上到家“围堵”。年龄大了不会照相,就拉上机关的年轻人帮忙。此案2013年正式调解结案时,仅调查笔录就有17人121页、现场照片42张、制作平面图4份,卷宗厚达199页。当事人被李石林的精神所感动,双方握手言和。领导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李石林这样的耐心、坚持和执着,这样复杂的信访案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解决。”
人民调解不许收费,无利可图。李石林常说:“耐不住清贫,就别干调解工作。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面对脚下的长路。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激动人心的壮举,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调解员,一路走来,我无怨无悔。”本报记者通讯员李铂冰吴文士
《厚重而多彩的调解人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longxian/2051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