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5 09:55 我要投稿
政法办多举措深化平安建设
“公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两年名列全省首位
近年来,区政法办不断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全面深化平安建设,我区连续两年在全省27个开发区“公众安全感”测评中获得第一,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攀升,城乡呈现平安祥和、竞相发展新景象。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一起担,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大投入,拨付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安排资金60余万元,对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奖励。与各乡(镇、办)、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绩效管理考核。各乡(镇、办)、各部门严格落实平安建设及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打击整治,力保大局稳定。坚持“三色预警”制度,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做到了早预防、早控制、早解决。开展“龙都卫士杯”“天网杯”竞赛、“打盗抢、反暴恐”、冬季大巡防等一系列活动,保持打击整治常态化。2015年,共破获刑事案件444件,刑事拘留165人,逮捕114人,移送起诉147人;受理各类治安案件635起,行政处罚563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大收戒”行动为载体,共查获涉毒人员44人,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24人,强制戒毒16人,有效净化了辖区社会环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阻工”“三强四霸”等行为。共出警210余次,处理问题61个,打掉犯罪团伙1个(刑事拘留5人,治安拘留1人),批评教育169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0余万元。
三、深化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投资150万元,建设矛盾纠纷综合化解平台和基层调解队伍。按照“一厅四室”标准,建成了200平方米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聘用专职民调员19名,开设调解热线,配备调解专用车辆1部。发挥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的作用。实行矛盾纠纷月报告制度,坚持区每月一次、乡(镇、办)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联席会议机制,分析矛盾纠纷总体状况,研究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2015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2件,调解成功9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9%,全区无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纠纷积案引发恶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四、严密治安防控,提高群众安全感。加大“满天星”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5年,累计投入1400余万元用于技防设施建设,新增监控探头1012个,加设辅助光源395处,实现了重点部位全覆盖。建成安全环保应急救援中心监控平台和教育系统监控平台。安全监测系统链接区内66家重点监管企业的148台高清摄像设备,对重点监管企业重点部位实现全覆盖;环境监测系统对区内五种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投资350余万元建设教育系统监控平台,设立高清探头820余个,建成区教育局监控大平台1个,以中心校划分小平台6个,实现了对全区内学校及周边安全的实时监控。
五、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建设。持续开展“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将重心向基层下沉。着力抓好乡、村两级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全区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在全区选择27个有特色的企业、社区、村庄进行综治平安示范点建设,并在全区推广。在实验学校建设“绿叶微笑吧”、“心语轩”心理咨询室,帮扶困难学生100余人,举办大型心理健康讲座2次,心理辅导65人次,有效预防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投入50余万元,打造卫河路、桃源路平安建设宣传一条街,建成颐和平安建设文化广场,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建设氛围。多次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平安建设走社区、进百村、入万家”集中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平安宣传手册5000本、反邪教宣传手册5000本、平安宣传手提袋35000个、宣传彩页6种18万份。
《开发区信息第12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kaifa/3325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