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9 10:56 我要投稿
打造合作平台 加快链式发展
——2015中国·濮阳超高新材料产业论坛暨联盟成立系列活动概述
7月2日,2015中国·濮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国家级超高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仪式在濮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有效促进了政、企、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对推动濮阳市、河南省乃至全国超高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一、基本情况
该活动由省工信委、省科技厅、市政府、全国超高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主办,市工信委、市科技局、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科技委作为活动指导单位。7月1日,联盟21家发起单位召开联盟首次常务理事会。2日,举行了超高联盟成立和超高论坛、市区情推介等活动。3日,在沃森公司现场举行了项目开车典礼。活动期间,何雄、赵瑞东等市领导分别或共同出席活动。2日晚,市委书记何雄组织召开重要嘉宾座谈会,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二、主要成果
(一)增添城市名片新亮点,开创了国家级超高行业联盟先河。一是全国首家超高产业联盟在濮阳成立。联盟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搭建了一个集原料供应、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产品加工及应用、成果交流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对共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建立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扩大行业影响意义重大,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领域的第一个具有全国性、代表性的联盟。二是促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首次巅峰对话。论坛汇聚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等全国最著名、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内知名企业家等200余人参加。论坛就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产品加工及应用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促进行业协作、推动产品升级方面影响巨大。三是将建成全国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基地。沃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达产后可年产2万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占全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产能4.5万吨/年的44.4%,占全球总产能19万吨/年的10.5%,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及后加工的产业基地。
(二)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奠定了超高新材料产业精准招商基础。一是开创开发区和省市三级联合承接国家产业联盟的新模式。此次活动邀请到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等领导和全国超高新材料领域200余名专家和企业家与会,通过市情推介、区情推介、会见嘉宾、考察参观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政、学、研、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交流。二是搭建濮阳市和国内超高领域专家、企业家交流平台。我市组织了40余家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企业家参加活动,通过参加论坛、交换资料等方式,有效促进本地企业与国内外超高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三是打造“一对一”服务模式。市商务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开发区通过多轮筛选,确定 “一对一”重点服务对象。开发区班子成员牵头,分管单位全部参与,开展“一对一”服务对接工作,既做到跟踪服务、贴心服务,也充分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投资意向,为下步实施精准招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探索“3+2”发展新模式,推动了化工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活动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企业家通过不同交流形式,共议超高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为濮阳市和开发区明确产业定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指引了方向。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有关领导,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建立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扩大行业影响,先后做了专题报告,为该行业下步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企业、科研院所代表就原料供应、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产品加工及应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交流,部分科研院所、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通过此次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3+2”产业发展之路,对于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技术创新,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下步打算
(一)组建专班,统筹产业发展。将服务沃森及其后加工项目,做强做大超高新材料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建议由市领导牵头,组织市发改、工信、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和开发区成立超高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专业团队,整合力量、集中精力,负责协调对接、规划编制、手续办理、招商选商等工作,全力支持沃森及其后加工项目建设,有效促进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二)编制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尽快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制定出台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规划和超高新材料产业园区规划。由上海化工研究院负责编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后加工产业专项规划,将规划做细、做实至“招商级”,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为打造龙头产业、实现链式发展指明方向。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制定化工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规划,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明确思路。同时,积极筹备规划占地1000亩的超高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工作。尽快出台园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做好乙烯单体和蒸汽、氮气等公用工程保障。先期,以沃森公司北侧300亩地作为起步区启动前期建设。
(三)强化对接,做大产业龙头。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争取上级指导、扶持。配合上海化工研究院,积极争创国家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领域行业联盟,并将濮阳作为联盟及论坛秘书长单位常设地。积极对接中原石化,协调其为沃森项目扩能做好乙烯单体供应,积极构建“树脂—管材—纤维—制品”新材料产业链,力争在5年内达到年产4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规模,打造全国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及产品加工基地,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濮投资,早日实现聚集、形成规模。积极对接上海石化研究院,协调其为沃森项目后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力争将电池隔膜、拉丝纤维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交由沃森建设。积极对接中石化,协调其将在南京拟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改在开发区建设,夯实开发区超高新材料产业基础。
(四)政策扶持,形成发展合力。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工信、科技部门支持,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支持合力,争取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加大产品推广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一是资金支持。加强对上级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对接,通过争取项目奖扶资金,提供用地、税费优惠条件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二是完善配套。通过列支专项资金、争取上级扶持等方式,加速完善蒸汽、氮气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三是人才保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充分做好“招商引智”工作,为高端人才来濮就业提供生活补贴、子女就学等各方面便利条件。
(五)精准招商,实现链式发展。加强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等领导和专家联系,绘制产业发展图谱,筛选超高新材料产业链条项目。近期,将沃森下游电池隔膜、拉丝纤维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深加工项目作为招商重点。据了解,上述两项目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上海化工研究院已基本掌握,正在模拟工业化生产。拟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协助开发区对接上海化工研究院及相关企业,确保项目落户。紧密依托沃森公司,积极对接中国仪征化纤集团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与会企业,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实施产业链条精准招商,着力引进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的高附加值项目。同时,严格把关精准选商,制定具体的项目评审制度,对科技含量、投入产出、环境影响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项目引进质量。
《开发区信息第57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uyang.yuduxx.com/kaifa/20718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